繁体版 简体版
笔趣阁 > 穿越小说 > 大唐风流 > 第226章 谁是“高明”

第226章 谁是“高明”(第1页/共2页)

“姜公若是不值得这份看得起,我也就不会看得起了。 ”张易之笑道。

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,姜山苦笑道:“我知道张郎眼尖,能看出我在这些捕快里面还是有几分人缘。不过,张郎你可别忘了,我们做生意的,讲的多是财货,所交的朋友也多是酒肉朋友,平时看起来亲密,关键时刻却是用不上的。所以,我就算有心,恐也无法帮到张郎,张郎还是另请高明吧!”

说着,姜山竟不顾张易之,自顾转身而去。

张易之并没有追上去,方才姜山说话的语气,让他觉得里面似乎藏着某种特别的暗示一般。

“另请高明?”张易之的脑海里蓦然划过这个词。顿时,他便激动了起来:“这个另请高明是什么意思呢?难道他的意思是,除了他之外,还有一个真正的‘高明’存在吗?”

越想,张易之越觉得这番猜测没错,回想起来,姜大贾的说话从来都带着点市侩味道的,今天却故作高深起来。虽然他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,装逼的时候也不像高人,但传递的意思还是比较清楚的。

然则,那所谓的“高明”又是谁呢?

张易之第一个否认的,便是刚刚离开了的罗从风。罗从风这厮的平庸,绝不是装出来的。不然的话,所谓“县官不如县管”,他身为总捕头,管的便是捕快们,他的心腹势力没有理由反而比作为县尉的姜山少不少。而且,从主观上来说,罗从风这厮长得肥头大耳的,太缺乏高人的形象了。

难道是县令管泛?难道这老家伙是个扮猪吃老虎的货?

这个念头甫冒出来,张易之立即就把它压了下去。他实在很难相信,一个整天斗蟋蟀的家伙,竟然能在暗地里掌握着捕快们的决定。毕竟,捕快们是逢五之日才会聚在一起的,而即使在今天这个逢五之日,这老家伙居然也懒得露面。这样一个人,手中又怎么可能握着握着一股别人都看不出来的势力呢?

那么,整个辽山县衙门之内,还有谁具备这等能量呢?整个衙门之内,除了这几个人之外,就只有主簿和县丞了。

从多选一到双选一,张易之就觉得轻松多了。

先,主簿李静是个旷工大王,基本上属于那种在县衙里那点工资,然后自己在家里干活的。说白点,这李静,根本就是个兼职主簿。

造成这种现象,只有两个可能。第一个就是李静此人有后台,不怕别人的质疑。否则的话,辽山县衙虽然组织松散,纪律也根本不存在,但作为一把手的管泛每天都规规矩矩地按照正常的时间上下班,四把手姜山虽然主业是做生意,总归每天也来一下衙门,李静这个三把手没有理由十天半个月的一次面都不露。

还有一个可能,就是此人对于官场的黑暗实在看不下去,才不顾非议,干脆跑家里不来上班。

但是,细细分析一下,张易之觉得这第二种可能很小。如果李静此人真是正直到眼里容不下沙子的地步,他就该学学陶渊明,唱一曲《归去来兮辞》,挂印而去,而不是拿着衙门里的薪水,却尸位素餐,无所作为。

这样一想,李静此人有后台的可能性很大。也就是说,如果能拉拢此人,也就是间接拉拢了他的后台。如此,对于剿匪之事还真的有可能颇有裨益。

当然,这所谓的“高明”,也有可能并非李静,而是县丞马敏。

马敏此人到底是何出身,以前有什么过往,张易之一概不知。不过,只从当前的事情来看,他和辽山县衙里的这所有的人都有所不同,这是可以肯定的。

当其他人都在无端地消磨时间,通过培养各种业务爱好来打无聊的时候,他却在干本不属于他的活。这不能不让人暗暗将“大公无私”四个字送给他。

可是,在给他戴上这点高帽之前,张易之也不由得产生了一种别样的疑问:他为什么要去收税?究竟是上面指派他去的,还是他自己主动要去的。

本站最新网址:www.biquge88.net

如果你也喜欢网购,可先免费领取: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(第1页/共2页)